(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法律分析:一、企业每年6月至9月安排劳动者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夏季高温津贴,标准为每月200元。
2、对于劳动者工作场所的性质难以确定的特殊情况,企业应结合实际,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等民主管理程序,合理制定发放办法。
3、二、夏季高温津贴纳入工资总额。
4、企业在发放夏季高温津贴的同时,应继续做好工作现场清凉饮料的供应。
5、三、有雇工的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等用人单位参照执行。
6、法律依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第十七条 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
7、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8、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人民网北京6月2日电(记者王连香)今日,中国气象局发布《大气环境气象公报(2022年)》(以下简称《公报》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2日晚间消息,据报道,知情人士今日称,亚马逊正与移动运营商谈判,希望向其美国的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