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聚焦 > > 正文

警惕“隐匿杀手”胃肠间质瘤,专家呼吁需早诊早治-微动态

时间: 2023-04-19 00:06:12 来源: 川观新闻


(资料图)

四川在线记者 石小宏

今年的4月15日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近年来,在我国恶性肿瘤中,消化道肿瘤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其中有一种比较少见的胃肠间质瘤,由于发病率较低,病症具有隐匿性,常被人忽视,一旦发现患病,往往已是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为此,专家呼吁,出现相关症状的患者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

胃肠间质瘤是一种起源于间叶组织的软组织肉瘤,多见于50—70岁的中老年人。胃肠间质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胃和小肠,该肿瘤起病具有隐匿性,早期肿瘤较小时多无症状,随着瘤体的增大,患者才会表现出恶心、呕吐、腹痛、黑便和贫血等症状,但这些症状也可见于其他消化道疾病,因此容易被忽视和漏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癌中心副主任医师尹源表示,在靶向治疗时代,接受规范治疗的胃肠间质瘤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部分患者通过药物和手术的综合治疗,甚至带瘤生存了20年。但需要重视的是,整个治疗过程都需要医生和患者的紧密配合,通过规律的随访复查,实时了解肿瘤对药物的反应,及时发现可能的耐药现象,从而调整治疗药物和方案,才能最终获得长期高质量的生存。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长期的治疗会造成经济上的不小压力。尹源表示,但随着国家和社会对肿瘤疾病,尤其是罕见肿瘤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已经越来越多的肿瘤药品被纳入医保。今年3月,随着新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落地执行,胃肠间质瘤四线标准治疗药物瑞派替尼也被纳入其中。截至目前,胃肠间质瘤的标准治疗药物伊马替尼、舒尼替尼、瑞戈非尼均已纳入报销范围,极大缓解了患者的支付压力。

“胃肠间质瘤患者如果长期接受规范治疗,可以有质量的长期生存。”尹源表示,“如今,胃肠间质瘤有望逐步进入慢性病管理范畴,希望患者增强健康意识,一旦确诊胃肠间质瘤,建议到大型医院及专科门诊接受规范治疗,从而得到最佳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相关文章

警惕“隐匿杀手”胃肠间质瘤,专家呼吁需早诊早治-微动态

今年的4月15日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来源:川观新闻2023-04-19

@太原人,提醒!吕梁境内两条道路部分路段实施交通管制

因改造、施工,4月15日起,吕梁境内的G307和S340部分路段实施交通管制,其中307国道杏花段道路管制时间至8

来源:凯迪网2023-04-18

杭华股份:2022年净利同比降29.53% 拟10转3派1.6元

证券时报e公司讯,杭华股份(688571)4月18日晚间发布年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 39亿元,同比下降0 8%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2023-04-18

世界播报:全球最后一架量产波音747飞机在成都双流实现中国首航

全球最后一架量产波音747飞机在成都双流实现中国首航:据媒体,全球最后一架量产波音747飞机——“赋能号”

来源:和讯马金露2023-04-18

守护年轻人心理健康的运动处方|实时焦点

守护年轻人心理健康的运动处方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04-18